【获奖情况】近日,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参赛团队经过江苏赛区及全国总决赛的激烈角逐,荣获国家二等奖2项、江苏省二等奖5项,成功参赛奖3项,国家奖获奖总数并列江苏省本科高校第11位,创历年来最好成绩。
获得国家二等奖的项目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徐硕阳、李洪鹏、林彦的作品《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陈云飞、吴明潭、张春鹏的作品《模拟电磁曲射炮》。
把握机会,未雨绸缪
每个机会都来之不易,它是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埋下的一颗彩蛋。
对之前已经参加过一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李洪鹏而言,他认为这样的比赛具有挑战性和较高的含金量,作为实验室的成员他也很希望能为实验室争光添彩。为此,他在半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有了之前参加省赛的经历,具备了一定的经验的他先从外校获取了有关比赛培训的资料,再结合成贤学院的培训来开展自己团队的设计。
吴明潭则表示,在大一得知竞赛消息时对此产生了兴趣,赛前的一个半月他参加了学校的集中培训,老师们给他们普及了基础知识。由于当时还是大一,吴明潭在一开始对电子设计不是很了解,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潜心学习、慢慢摸索。在正式培训开始后,吴明潭和队员开始尝试完成模拟赛题。团队在初期就开始不断地找资料、设计电路,以最快的速度把硬件做好。
实验室准备
不惧困难,携手奋进
要得到好的结果都需要不断地悉心培育,同时硬件也决定作品上限。
考虑到设计要求中涉及到PID(闭环控制算法),李洪鹏的团队在选择小车电机型号时,选择了性能较好、容易控制、耗能也比较小的减速电机。比赛要求四天三夜完成作品,而他们的预期是第3天设计好作品,结果到第4天作品还没有完成,导致整个队伍比较慌乱,但他们稳住心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在面对小车充电功率不高、缺少芯片等困境时,他们通过调整小车电能接收回路谐振频率来进行充电功率限制,同时,通过后期的设计改进,解决了降低连续开启运行的功耗问题。
吴明潭提到,自己写代码遇到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时,队员没有抱怨而是不停地给他加油鼓劲,并肩作战。忙得太晚了,队员们干脆就在实验室里休息。他们还对超声波测得的距离和对红色靶子靶心的判断上做了不少的误差处理,最后利用excel拟合了一条仰角和出射距离的曲线。吴明潭提到,用大量的实际数据来寻找规律,这样既贴合实际情况,也会有更好的结果。团队遇到最崩溃的问题莫过于:睡前调试得服服帖帖的电磁炮,一觉醒来却发现出射距离平均多出将近20cm。查找了很多资料后,发现原来是电容的性质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于是他们就给作品增加了调参数的功能。
回顾过程,心有所感
回首比赛的点点滴滴,他们收获更多的是内心体会。
李洪鹏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是很注重指标的比赛,这也是我参加过的难度等级最高的比赛,但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团队管理能力。”总体上,他认为,团队实力发挥还不完全,一路磕磕碰碰,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后面会加以提升。此次竞赛李洪鹏准备的是电源方向,结果比赛中没有出现纯电源题,竞赛项目的综合性增加,后期还需要增长项目实战经验和技能熟练度。此外,李洪鹏非常感谢徐玉菁老师提供了各种资料和学校最好的实验环境,老师为了让他们全心投入比赛,在比赛期间给他们做足了后援。
“和队友一起奋斗、熬夜的经历是难忘的。”吴明潭告诉记者,这次成功的经历也让他变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愿意去尝试和挑战新的事物。同时,非常幸运能遇到张志鹏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会了他如何独自解决问题。
李洪鹏、吴明潭表示,每取得一点点进展都很有成就感,也是兴趣和对电子设计的热爱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
最后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学习专业课,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之外,一定要注重于实践,对工科专业来说,实践运用能力极为重要。平时尽量走出宿舍,多去实验室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多找机会参加一些比赛,了解自身不足。
采访后记:每粒种子的萌发都不是偶然的,需要每天的坚持和多次的尝试来进行浇灌。人生路上,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机会、迎接挑战,李洪鹏、吴明潭及他们的队员们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这一点,相信他们会继续努力,突破更多的不可能。
成贤报记者 裘洁莹
摄影记者 张问源